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
Institute of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研究所概况
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隶属于银河6163线路检测,是为适应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位点、陕西省纺织印染工程技术中心、陕西省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一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而形成的院内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图像处理与嵌入式智能信息系统应用、多源多模智能信息处理、认知与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的相关研究。
研究所现有人员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现有在读研究生130余人。已形成了以朱磊教授、李云红教授等为学术带头人,以具有博士学位中青年教师为骨干,以研究生为新生力量的多层次、跨学科高水平科研团队,并于2023年获批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多源多模智能信息处理科技创新团队。
 
研究所特色研究方向
研究所致力于从事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科学研究,涉及多个交叉前沿领域。目前,已经形成了图像处理与嵌入式智能信息系统应用、多源多模智能信息处理、认知与生物信息学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图像处理与嵌入式智能信息系统应用研究室,主要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噪声抑制、多源图像融合、多目图像拼接等图像处理基础问题研究,基于机器视觉的目标与缺陷检测问题研究,基于嵌入式AI平台的智能信息处理系统研究。该实验室既重视各类图像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也重视图像处理方法与智能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助力推动图像处理方法的落地与转化。
多源多模智能信息处理科技创新研究室,主要开展多源多模信息抽取与预处理、多源多模信息融合与识别、多源多模信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三个方向的研究工作。该实验室开展的研究工作方向紧扣我省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的需求,对完成省级重大战略任务,提升相关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能够做出积极的贡献,也会赋予学科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认知与生物信息学研究室以智能信息处理为主线,以认知智能化为目标,主要研究生物信号的检测、识别、脑机制及精准医疗等方面,对脑电信号、医学影像数据等生物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和挖掘,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生物、医疗以及人体增强技术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际应用指导。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简述
研究所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近5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西安市科技局科技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20余项,承担与企业合作的横向项目50余项。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西安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在Signal Processing: Image Communication、Complex & Intelligent Systems、Human Brain Mapping、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以及《物理学报》、《电子学报》、《光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等国内领军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150余篇。研究所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授权各类专利40余项,开发了无人机图像系列芯片和嵌入式产品解决方案、风挡雨刷同步控制系统、乳腺癌磁共振成像病灶自动分割系统等产品,项目累计合同额超1000万元。
重点科研项目
 
  
   序号  | 
   项目级别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执行年限  | 
   负责人  | 
  
  
   1  | 
   国家级 面上项目 与西北大学合作  | 
   数字病理引导下的术前MRI精准预测胶质母细胞瘤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24.01-2027.12  | 
   魏炜  | 
  
  
   2  | 
   国家级 青年项目  | 
   跨模态的多语种新闻热点人物标识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20.01-2022.12  | 
   苏雪平  | 
  
  
   3  | 
   国家级 青年项目  | 
   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的非理想因素声呐基阵鲁棒波束形成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20.01-2022.12  | 
   崔琳  | 
  
  
   4  | 
   国家级 青年  | 
   慢性睡眠剥夺与恢复阶段持续性注意力变化的脑影像学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20.01-2022.12  | 
   赵瑞  | 
  
  
   5  | 
   省部级 重点项目  | 
   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冷原子TOF图像超分辨增强和三维重建研究  | 
   陕西省科技厅  | 
   2022.01-2023.12-  | 
   李云红  | 
  
  
   6  | 
   省部级 面上项目  |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姿态服装图像实例分割方法研究  | 
   陕西省科技厅  | 
   2024.01-2025.12  | 
   顾梅花  | 
  
  
   7  | 
   省部级 面上项目  |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睡眠剥夺的调节机制研究  | 
   陕西省科技厅  | 
   2024.01-2025.12  | 
   赵瑞  | 
  
  
   8  | 
   省部级 面上项目  | 
   基于跨模态知识图谱的多语种特点新闻推荐研究  | 
   陕西省科技厅  | 
   2024.01-2025.12  | 
   苏雪平  | 
  
  
   9  | 
   省部级 面上项目  | 
   基于影像病理组学的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疗效不敏感人群预测研究  | 
   陕西省科技厅  | 
   2023.01-2024.12  | 
   魏炜  | 
  
  
   10  | 
   省部级 面上项目  | 
   改进PRP共轭梯度与非规则速度建模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高效高精度成像  | 
   陕西省科技厅  | 
   2022.01-2023.12  | 
   张晓丹  | 
  
 
 
主要科研奖励及科研团队
 
  
   序号  | 
   项目名称  | 
   获奖名称  | 
   授奖单位  | 
   获奖时间  | 
   获奖人  | 
  
  
   1  | 
   直热式空气能热水器恒温控制的研究与系统开发  |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陕西省人民政府  | 
   2018  | 
   朱磊  | 
  
  
   2  | 
   电力设备绝缘性能测试关键技术与应用  |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陕西省人民政府  | 
   2015  | 
   李云红  | 
  
  
   3  | 
   第十三届陕西青年科技奖  | 
   第十三届陕西青年科技奖  | 
   陕西省科技厅  | 
   2020  | 
   李云红  | 
  
  
   4  | 
   基于高分辨率图像局部特征追踪的增强现实影像引导技术研究及应用  | 
   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陕西省教育厅  | 
   2023  | 
   李云红  | 
  
  
   5  | 
   红外热像精确测温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 
   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陕西省教育厅  | 
   2019  | 
   李云红  | 
  
  
   6  | 
   直热式空气能热水器恒温控制的研究与系统开发  | 
   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陕西省教育厅  | 
   2016  | 
   朱磊  | 
  
  
   7  | 
   空气能热水器恒温控制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 
   西安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西安市人民政府  | 
   2017  | 
   朱磊  | 
  
  
   8  | 
   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  | 
   多源多模智能信息处理科技创新团队  | 
   陕西省教育厅  | 
   2023  | 
   苏雪平  | 
  
 
附录:部分科研奖励与专利成果证书
 